1. 首页
  2. 资讯要闻
  3. 日行一善 “美”出桐乡文明新高度

日行一善 “美”出桐乡文明新高度

发布时间:2019-05-23 12:31 分享到:
绿树浓阴夏日长,桐乡花美、景美,人更美。

这番美,流淌在小桥碧水间,洋溢在庭院繁花里,也渗透进百万桐乡人的精神脉络中,以“日行一善”的自觉行动,集聚成正能量的“发光体”,照亮新时代的文明风尚,绘就一座城的最美群像。

看似平凡,却灿若群星

一座城内化于心的最美群像是什么?

答案在于,桐乡人刹那华光的选择——

高峰期堵车,请假送孩子去学校的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西中队民警颜惠东,冒雨指挥交通半个多小时;路边电动车突然起火,公交司机金敏江、徐岗、金福正,以及热心市民齐力灭火化险为夷;不到两分钟,濮院毛衫个体经营户姚伟华和张根,奋不顾身救起落水儿童……

答案也在于,桐乡人经年累月的坚守——

3年来,市区世纪大道与振兴路路口的理发店,为60周岁以上老人和环卫工人免费剪发上千次;8年间,原河山镇卫生院的退休老中医徐槐庭8次捐款,共计捐赠善款11万元;11年来,浙江浅秋针织服饰有限公司坚持向云南曲靖捐赠毛衣,为贫困群众送去温暖……

答案还在于,桐乡人让善如涟漪般扩散——

因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汤锡强一家获评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受其影响,桐乡义务献血队伍不断壮大;巧用手机小程序,浙江圣奈尔服饰有限公司推行善文化,倡导近百名员工“日行一善”;雄鹰应急救援中心的“兼职”队员来自桐乡各行各业,常因抗洪抢险、溺水打捞等紧急情况挺身而出,而今人数已从6人增至200多人……

从思善、行善到扬善,越来越多人被身边普通人的“日行一善”感动着、鼓舞着、引领着。

他们中有已逾古稀的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少年;他们看似平凡,却温暖人心;他们闪亮生命,终于灿若群星。截至目前,桐乡已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省道德模范3人,嘉兴市道德模范10人,桐乡市道德模范40人,入选全国、省、市、县四级好人共141例。

日行一善,应人人可为

当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身边的凡人善举不断涌现,行善的种子也随之在桐乡抛洒开来。

今年3月,桐乡召开的省文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提出了“日行一善”,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

追根溯源,清朝编辑《德育古鉴》记载,“日行一善”成语出自于哲宗元祐三年任兵器监主簿的葛繁,葛繁坚持每天做好事,后来官至太守。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

积小善为大善,更多市民从点滴做起的决心,明晰于上月桐乡发出的“日行一善”倡议书——弯腰捡起丢弃的废纸,伸手扶起跌倒的老人,为淋雨的人撑伞,给辛苦的父母捧杯茶,给年迈老人让座等等,都是善行。

当下和未来,这一份在各新媒体平台总阅读量超10万的倡议书,映照出“日行一善,人人可为”的全民共识和生动实践,标注我市文明市创建攻坚的精神坐标,增添城市品质提升的幸福指数。

如果说身边的好人好事,是在为桐乡推进文明市创建攻坚行动蓄力,那么,为好人立传,为善举“撑腰”,则是厚植一方文明沃土的应有之义。

上周,感动全国的“诚信奶奶”孙杏宝的事迹宣传片,在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展播。3分43秒,温暖诠释“不还债,不安心”的质朴善言,收获浏览量破亿、点赞无数的影响力。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日行一善”能拥有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坚守。

随着桐乡好人好事的大力宣传,更多“日行一善”的“发光体”将得以发掘和汇聚,这不仅是广大市民的榜样,也是众多企业和客商的指向标。

常言道,善文化是凝聚人心的软实力,也是加快发展的硬支撑。“日行一善”行动的发光发热,着实会给桐乡营商环境带来诸多放心和期待,从而孕育出更多像浅秋、圣奈尔等“向善而生”的企业,并最终积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存善念、发善言、行善事,桐乡正“美”出文明新高度。


(来源:钱江晚报)

机构简介|网友建议|在线评论|一键举报|举报查询

  备案:浙ICP备16024883号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