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4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通告指出,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应遵循依法合规、用户至上、安全便捷、最小必要的原则,依据谁预置、谁负责的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尊重并依法维护用户知情权、选择权,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
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依法判处被告人薛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判处被告人薛某顺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判处被告人薛某卫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判处被告人薛某斌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被告人的违法所得予以追缴,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予以没收。
发布时间 / 2022-12-15 15:11
为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保护用户权益,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供给水平,构建更加安全、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促进移动互联网持续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发布时间 / 2022-12-14 16:08
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深入治理APP、小程序、快应用等应用程序乱象,进一步压实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主体责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简称新《规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施行。专家认为,对原有《规定》进行完善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继续加强对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的规范管理。作为互联网治理的重要一环,规范网络跟帖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网络环境风朗气清。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一些人在新闻报道或他人的社交账号后面恶语跟评、肆意辱骂。网友们看不下去,称其为“喷子”,以表达厌恶。这种跟帖乱象由来已久,并不新鲜。但为何我们依然希望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现象?
为依法严厉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力推进“拔钉”“断流”等专项行动,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第二批3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全力缉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头目和骨干。据介绍,今年6月“拔钉”行动开展以来,国务院联席办先后将470余名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头目和骨干纳入重点缉捕范围。
发布时间 / 2022-12-13 14:32
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深入治理APP、小程序、快应用等应用程序乱象,进一步压实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主体责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俗语说“事实胜于雄辩”,但当下由于算法推荐、社交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传播环境更多地显现为“雄辩胜于事实”,即人们把情感和感觉放在首位,证据、事实和真相沦为次要。甚至出现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下,事实之于舆论的引导力不似以往,而情感和个人信仰在舆论中的引导力大增。这里并不是说“真相”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舆论对于“真相”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次要了。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